在2024-2025赛季的亚冠精英联赛中,中超球队的命运似乎陷入了困境,未能跻身八强。这一消息在直播吧3月19日的讯息中迅速传开。《东方体育日报》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剖析。
连续两个赛季,中超球队在东亚区的比赛中始终无法突破四强的桎梏。特别是在本赛季的亚冠精英联赛中,三支中超球队在客场与J联赛球队的对决中屡屡败下阵来。对手的进球数高达22个,这样的数据无疑暴露了中超球队在比赛中的无力感。一方面,J联赛的整体水平确实更高,这从他们有两支球队打进东亚区四强的事实中可见一斑。另一方面,申花队主教练斯卢茨基坦言,中超球队与亚洲强队之间的差距在于“比赛强度不够”。即使在那些被称作“金元”赛季,中超球队依赖超级外援取得一些成绩的时候,这个问题也未曾真正解决。因为解决问题的往往是外援,而非更能代表中超真实水平的本土球员。
这一现状给中超球队带来了严重的后果。最直接的影响便是技术分被泰国超越。这意味着,直通2026至2027赛季亚冠精英联赛小组赛的“门票”从两张减少到了一张。也就是说,只有中超联赛冠军可以无需资格赛直接参加亚冠小组赛,而足协杯冠军或联赛亚军则需要先踢一轮资格赛。另外,还将有一支球队需要参加亚冠二级联赛。名额的减少,无疑将进一步削弱中超球队在亚洲赛场上的竞争力,同时也将影响中国足球在亚洲足坛的影响力。
不可否认的是,决定中超乃至中国足球在亚洲足坛地位的,只有且是球队的实力。与其羡慕日韩足球的稳定以及泰国、印尼、马来西亚的快速进步,我们不如静下心来,深入思考如何打好“厚积”这一步。我们需要稳固中国足球的基础,让本土球员成为中超赛场上的主角,而非仅仅充当配角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在积累足够实力后,思考如何“薄发”。日本和沙特足球的成功经验为我们提供了范例,中超应该明确自己的方向,并坚定地走下去。只有这样,中国足球才能在国际足坛上赢得一席之地。